为推动湖南植物多样性综合保护工作,实现重点物种拯救及资源回归,园景观所联合保育所根据物种的适生环境、气候条件及立地要求,筛选了郴州市野外2处回归点,于3月19日开展水松野外回归试验,累计野外回归水松幼苗452株,回归面积6.5亩。
水松(Glyptostrobus pensilis),别名水帝松、水莲等,国家Ⅰ级保护植物,极小种群野生植物,珍稀濒危孑遗树种,这一见证了地球亿万年变迁的“植物活化石”,因其独特的科研价值和生态意义而备受瞩目。
本次野外回归研究对重现水松野外生机、保护生物资源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。通过人工培育和迁地移植手段,将珍稀濒危物种引入生态特征匹配区域,强化管护措施促进其野外存活。同步实施栖息地生态维护,控制人为干扰与自然灾害风险,构建常态化跟踪评估体系,通过种群动态监测与适应性分析形成保护技术方案,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范式与实践经验。(撰稿/沈启国 编辑/余帆 编审/李蔚婷)